- 肖宗志;汤敏瑶;
文旅融合具有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实现旅游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山西文旅产业先天优势明显、后天发展不足,其深度融合发展面临着理念、机制和资源融合不足的困境。依托《黑神话:悟空》游戏助力山西文旅融合,通过研究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和政府部门主动作为的创新实践,文章提出了理念创新、人民为先,多元参与、明确定位,区域联动、产业跨界等推进我国文旅深度融合的发展路径,以期为解决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融什么”“谁来融”“如何融”等问题提供有益启示。
2025年08期 v.46;No.326 1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11 ] |[阅读次数:3 ] - 李文雯;董慧;
乡村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集体记忆,是中华文化之根。乡村旅游是对乡村文化的体验,因此推动乡村文旅融合是新时代乡村旅游发展的必然选择。文章基于场景理论,重新审视当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困境,并提出通过构建层次性乡村旅游场景、打造特色化乡村文化活动、还原乡村生活记忆及讲述多维度乡村发展故事等四项举措,激活乡村文化,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为实现乡村旅游内涵式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思路借鉴。
2025年08期 v.46;No.326 20-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6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2 ] - 曾献飞;王圆圆;李旭;
审美主体、审美客体、互动及园林空间的相互组合,对审美体验具有重要影响。景观设计从关注审美客体、园林空间到审美主体、互动的转向,体现出设计宗旨由纯粹审美到注重生态整体,再到注重人类个体与整体的转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体验式互动景观的探索路径。其中,“具身”“意象”是两大核心概念,意象作为情感、文化的表达方式,依托具身得以实现与深化;而具身又能引起审美主体的情感联想与审美意象。在此以吉安地区樟树景观为例,包括泰和金滩古林、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园、安福“状元樟”樟树林,从经验视角梳理了“步移景异”“身随景动”“身在景中”的具身体验。结合景观营造的具体语境,建构“景象-情象-意象”三个层次的营造体系,紧扣生态旅游议题,提升审美体验,为景观营造提供具身视角和意象思路。
2025年08期 v.46;No.326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7 ] |[阅读次数:0 ] - 李裕沐;
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和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利用2012—2022年中国平台企业的有效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分析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平台企业财务绩效和成长绩效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业务多元化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平台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负向影响财务绩效,正向影响成长绩效;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绩效无显著影响,正向影响成长绩效;业务多元化会强化平台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与财务绩效之间负相关,弱化平台企业新颖型商业模式创新和效率型商业模式创新与成长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
2025年08期 v.46;No.326 3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9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2 ] - 昝振宇;
基于数字创新战略理论,从动态能力视角构建数字创新战略对初创互联网企业成长的研究模型,进一步探究动态能力在其中的中介效应及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效应。文章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探索式数字创新战略和利用式数字创新战略对初创互联网企业成长均呈正向影响,动态能力在其中发挥中介效应。此外,当初创互联网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程度越高时,动态能力对企业成长的影响越显著。研究结论为促进我国初创互联网企业可持续成长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2025年08期 v.46;No.326 40-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4 ] |[阅读次数:2 ] - 周蕾;郭婉霞;
以2008—2022年我国A股市场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基于高管团队的资源基础理论和烙印理论,实证分析高管职业经历异质性对企业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职业经历异质性能够显著提高企业韧性;高管职业经历异质性有助于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进而增强企业韧性。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职业经历异质性提高企业韧性在非国有企业、高科技企业、融资约束小的企业和内部控制质量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本研究对提升企业韧性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2025年08期 v.46;No.326 48-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8K] [引用频次:0 ] |[网刊下载次数:0 ] |[下载次数:3 ] |[阅读次数:2 ]